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
与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类似,知识产权管理体系(IPMS)也属于体系认证的一种。通过实施标准,可以帮助创新主体实现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完善知识产权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等各个环节。
知识产权贯标,就是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相关标准,包括:
# | 认证项目 | 认证类别 | 认证依据 |
---|---|---|---|
1 |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GB/T 29490-2013 |
2 | 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
《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GB/T 33250-2016 |
|
3 |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GB/T 33251-2016 |
2020年
2月
2020年
5月15日
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校要积极贯彻《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形成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融合的统筹协调机制。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切实推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知识产权贯标的资助政策也经历了由高额奖励到“不超额奖励”的发展变化。贯标认证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高校、院所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水平,标准与实际的经营管理切实融合,有助于知识产权发挥其应有的市场价值。
一切具有创新活动、品牌建设需求、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管理需求的,开展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保护的企事业单位组织。
规范知识产权管理,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水平;
降低知识产权风险;
激励创造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
提升无形资产价值,增加经济效益;
享受地方扶持政策;
资质提升。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定制化创新与知识产权评价(如创新成熟度/知识产权能力等级评价等定制化二方审核);
知识产权运营与布局;
专利导航服务、高价值专利培育、FTO尽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