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助力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和快速发展

发布时间:2022-07-07 作者: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


     与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类似,知识产权管理体系(IPMS)也属于体系认证的一种。通过实施标准,可以帮助创新主体实现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完善知识产权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等各个环节。




什么是知识产权认证








































知识产权贯标,就是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相关标准,包括:


# 认证项目 认证类别 认证依据
1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GB/T 29490-2013

2 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GB/T 33250-2016

3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GB/T 33251-2016



政策背景








































2015年

《关于全面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政策体系,采取奖励补贴等扶持措施,指导企业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通过引入第三方认证切实推进贯标工作落地见效。
2018年

国家认监委、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了《知识产权认证管理办法》,进一步开放认证市场,强化认证机构及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认证审核人员实行专职制,且必须具有专利代理师资格证。

2020年

2月


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有条件的中央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优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2020年

5月15日


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上线公益性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学习平台,平台开设了系统化的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在线学习课程,免费提供权威师资授课资源,以及学习后的在线测评、考试审核等功能,学员注册后即可随时学习。目前,企业、高等学校的学习课程已经上线。


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校要积极贯彻《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形成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融合的统筹协调机制。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切实推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知识产权贯标的资助政策也经历了由高额奖励到“不超额奖励”的发展变化。贯标认证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高校、院所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水平,标准与实际的经营管理切实融合,有助于知识产权发挥其应有的市场价值。



认证适用组织








































一切具有创新活动、品牌建设需求、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管理需求的,开展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保护的企事业单位组织。




认证带来的益处








































  • 规范知识产权管理,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水平;

  • 降低知识产权风险;

  • 激励创造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

  • 提升无形资产价值,增加经济效益;

  • 享受地方扶持政策;

  • 资质提升。




我们的服务








































专业化服务
  •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 定制化创新与知识产权评价(如创新成熟度/知识产权能力等级评价等定制化二方审核);

  • 知识产权运营与布局;

  • 专利导航服务、高价值专利培育、FTO尽职调查。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