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大市场为TIC行业带来以下发展机遇。
第一,推动TIC行业集约化和全球化进程。建立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的是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清理废除各地区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打通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堵点,力戒低层次重复建设和过度同质竞争。通过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巩固和扩展市场资源优势,让行业内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头部机构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品牌优势、资金优势通过兼并收购、出资入股等方式加快机构集约化进程,实现跨地域经营,跨业务领域范围发展,让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过程。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条件,有利于推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有利于增强全球先进资源要素吸引力,实现TIC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机构由本土化向国际化拓展,促使国内头部机构跨出国门,在充分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升机构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引领作用,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公信力,在同国际检验检测机构的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
第二,推动TIC行业转型和新兴领域的发展。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促使TIC行业与先进制造业、科技农业、现代服务业和产业集聚区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并为高新产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从提供单一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向参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以及为全生命周期提供解决方案转型,引导机构服务领域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助推产业优化升级,为社会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便捷的服务。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将促使市场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节的作用,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让需求更好地引领优化供给,让供给更好地服务需求。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国市监检测发〔2021〕55号)文件精神,围绕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先进制造业支撑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国家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智能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高水平国家质检中心。利用国家质检中心的技术孵化作用,带动TIC行业在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取得重大突破。
第三,推动TIC行业与数字产业深度融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TIC行业部分机构利用数字技术“在线化、无接触、可追溯”的特性,提升了客户服务体验,降低了运营成本,有效提升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将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通过强化标准验证、实施、监督,健全现代流通、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讯(5G)、物联网等领域标准体系,推动数字产业稳步发展。TIC行业与数字产业深度融合,其一将促使TIC行业向智能化、可靠化、便捷化发展,提升机构内部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为市场提供更精准的服务,逐步从人员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其二在TIC行业与数字产业融合领域,尚未形成全球统一的行业规则,在这“空白期”,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产业优势和巨大的新技术应用市场,率先在该领域制定相关标准规则,推动国内TIC机构“走出去”, 提升在国际TIC行业中的话语权,增强国际竞争力。
第四,推进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公平竞争市场制度,一方面,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严禁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发布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提升市场活力;健全反垄断法律规则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统一审查标准,规范审查程序,提高审查效能,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利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等监管方式,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打击网售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清理整顿虚假广告信息,完善网络交易平台监测机构,强化对TIC行业的线上线下市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重查处,提升监管的威慑力和权威性,为TIC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从制度建设着眼,着力解决市场活动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制度上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制度,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TIC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新发展格局下,有助于TIC行业由大变强,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绽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