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机构】“我”的企业凭什么值钱?

发布时间:2022-09-23 作者:
有业绩规模,但没有利润的检测检测机构值钱吗?或者是有业绩规模、有可观利润的检验检测机构值钱吗?以下进行几种情况分析:

第一种情况:部分上市公司

1、安车检测(机动车检验)

2021年人均产值34万元;员工人数1,389人,人均薪酬11.15万元;2016年上市,发行价13.79元,目前股价为11.80元,上市以来涨幅+162.58%;估值27.02亿元,市盈率(PE,静)263.46倍。

2、利扬芯片(半导体检测)

2021年人均产值43万元;员工人数910人,人均薪酬13.30万元;2020年上市,发行价15.72元,目前股价为31.13元,上市以来涨幅+103.82%;估值42.71亿元,市盈率(PE,静)40.35倍。

3、信测标准(综合型)

2021年人均产值31.5万元;员工人数1,254人,人均薪酬10.93万元;2021年上市,发行价37.28元,目前股价为34.41元,上市以来涨幅+59.09%;估值39.05亿元,市盈率(PE,静)48.77倍。

4、国检集团(综合型)

2021年人均产值43万元;员工人数5,139人,人均薪酬15.41万元;2016年上市,发行价10.04元,目前股价为10.06元,上市以来涨幅+254.48%;估值72.88亿元,市盈率(PE,静)28.84倍。

5、华测检测(综合型)

2021年人均产值39万元;员工人数11,091人,人均薪酬16.17万元;2009年上市,发行价25.78元,目前股价为20.95元,上市以来涨幅+1,412.57%;估值352亿元,市盈率(PE,静)47.23倍。

6、广电计量(综合型)

2021年人均产值42万元;员工人数5,337人,人均薪酬16.77万元;2019年上市,发行价7.43元,目前股价为21.04元,上市以来涨幅+356.66%;估值121亿元,市盈率(PE,静)66.44倍。

7、苏试试验(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材料测试、检测装备)

2021年人均产值78.5万元;员工人数1,912人,人均薪酬17.18万元;2015年上市,发行价11.48元,目前股价为28.20元,上市以来涨幅+1,170.47%;估值104亿元,市盈率(PE,静)54.90倍。

8、电科院(高低压电器)

2021年人均产值66万元;员工人数1236人,人均薪酬18.81万元;2011年上市,发行价76元,目前股价为5.55元,上市以来涨幅+32.62%;估值42.09亿元,市盈率(PE,静)21.84倍。

9、谱尼测试(综合型)

2021年人均产值27.5万元;员工人数7,286人,人均薪酬11.80万元;2020年上市,发行价44.47元,目前股价为35.36元,上市以来涨幅+160.56%;估值101亿元,市盈率(PE,静)46.07倍。

10、实朴检测(环境与食品)

2021年人均产值39万元;员工人数1,094人,人均薪酬11.22万元;2022年上市,发行价20.08元,目前股价为18.26元,上市以来涨幅-8.07%;估值21.91亿元,市盈率(PE,静)43.45倍。

11、思科瑞(军工)

2021年人均产值57万元;员工人数388人,人均薪酬14.26万元;2022年上市,发行价55.53元,目前股价为62.00元,上市以来涨幅+11.65%;估值62.00亿元,市盈率(PE,静)63.88倍。

12、西测测试(军工)

2021年人均产值39万元;员工人数624人,人均薪酬11.99万元;2022年上市,发行价43.23元,目前股价为45.94元,上市以来涨幅+6.27%;估值38.77亿元,市盈率(PE,静)57.86倍。

13、建研院(建筑工程及材料)

2021年人均产值55万元;员工人数1,638人,人均薪酬18.33万元;2017年上市,发行价13.56%,目前股价为4.64元,上市以来涨幅67.92%;估值23.24亿元,市盈率(PE,静)16.74倍。

14、钢研纳克(材料检测、检测装备)

2021年人均产值67.5万元;员工人数1,040人,人均薪酬22.53万元;2019年上市,发行价4.5元,目前股价为15.36元,上市以来涨幅+244.89%;估值39.17亿元,市盈率(PE,静)46.52倍。

第二种情况:传统细分领域(民营检测机构)

(一)主导政府业务的传统领域

环境检测:全领域户均产值484万元,人均产值20~25万元,估值6~10倍(PE);受关注细分领域如海洋生态、土壤、固危废、水质、放射、职业卫生、司法鉴定等。

1、食品检测:全领域户均产值533万元,人均产值20~26万元,估值6~10倍(PE);较受关注的主导业务是以企业客户为主,受关注细分领域如茶叶、保健食品、标签溯源、有机产品认证等。

2、建工检测:全领域户均产值687万元,人均产值28~35万元,估值7~10倍(PE);受关注细分领域轨道交通工程及水务水利工程等。

3、化妆品检测:全领域户均570万元,人均产值约23~28万元,估值8~12倍(PE);受关注细分领域如人体功效评价、斑马鱼检测及评价、动物试验、化妆品检测(营收规模2000万元以上)等。

4、电子电器检测及认证:全领域户均产值2,140万,人均产值40~45万元(含认证规费),估值8~12倍(PE);受关注细分领域如5G通信、无线通信、智能家居、音视频、汽车电子、电子烟等。

5、轻工检测:全领域户均产值1,111万元,人均产值30~38万元,估值8~13倍(PE);受关注细分领域如防护用品、家具等。

6、计量校准:全领域户均产值1,250万元,人均产值20~25万元,估值6~10倍(PE);受关注细分领域如生物医药、军工、新能源汽车、医疗、半导体等制造业计量校准。

第三种情况:新兴领域

1、新能源汽车:全领域户均产值1,750万元,人均产值50~90万元,估值8~12倍(PE);受关注细分领域如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汽车电子、充电桩等。

2、医疗器械:全领域户均产值822万元,人均产值50~60万元,估值10~15倍(PE);受关注细分领域如有源产品(电磁兼容及安规检测)、无源产品(生物相溶性、动物试验)、产品认证、注册等。

3、材料测试:全领域户均产值553万元,人均产值33~40万元,估值8~12倍(PE);受关注细分领域如成分分析、失效分析、化学及物理检测,受关注产业如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智能电子产品、轨道交通及其他工业品等。

4、医药:全领域户均产值914万元,人均产值70~120万元,估值12~20倍(PE);受关注细分领域如临床前试验(CRO)、药品包材、成分分析等。

5、医学:全领域户均产值2,300万元,人均产值80~100万元,估值7~12倍(PE);受关注细分领域如体外诊断(IVD)、健康体检、细胞检测等。

6、军工:全领域户均产值2,750万元,人均产值40~55万元,估值12~20倍(PE);受关注细分领域如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电磁兼容、元器件检测筛选、计量校准、化学分析等。

7、半导体:全领域户均产值2,830万元,人均产值70~130万元,估值12~20倍(PE);受关注细分领域如全产品分析、可靠度、电性失效分析、材料分析、非破环性分析、线路修补、封装测试、晶圆测试、芯片成品检测等。

对于传统领域,外资机构、国有实验室、上市公司比较关注细分领域排名前5名的检验检测机构,在规范性(行为与财务规范)、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业务能力、核心竞争力、资源优势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对于新兴领域,目前更多的是关注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医药与医学、电子电器(5G通信、无线通讯、智能家居)、化妆品人体功效/斑马鱼检测与评价/动物试验、军工、半导体等领域。



目前企业估值中遇到的四大问题

1

不规范(历史违规行为、财务不规范、财务不规范)

2

负债较高(银行贷款、历史亏损累积问题)

3

企业股东普遍较多,意见不统一

4

普遍估值要求过高,难以兼并收购




值钱企业的特征



创业的目标就是要赚钱!只是在乎企业家是否有行业的情怀,以什么样的方式打造一个企业品牌,想走多长远的路而已。假如企业家的目标是为了赚快钱,那这些企业家往往忽略了成本与质量,只看到的产量与利润,而看不到商业的本质、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本质。


一般很多检验检测机构在生存期时很挣扎,为了企业可以生存下来,采用一些非正常手段去获取利润,使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比如前期生存只能通过低价去竞争市场,这种做法笔者是认同的!在此说明,这是基于做到行为规范的前提下。但一旦企业度过了生存期,企业家依然采用这种方法,那么这无疑是在慢性自杀。


所有的行业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行业都一直会有新人进来想要分一杯羹,企业家可以一直不改变作风,但是企业家阻挡不了同行率先改变。竞争对手可以暂时放弃眼前的利益,为了追求更加长远的利益,这种做法就是让公司值钱的做法,那么,一家值钱的检验检测机构具备哪些物征呢?


一、品牌故事与公信力的打造与宣传


品牌可以令客户动容,企业文化非常重要!公信力可以获得市场的认可。


二、服务与行业口碑


没有服务,就没有质量,没有质量,就没有价值可言;行业口碑差会令客户不认可,更会让同行看不起。


三、优秀的精英团队


没有团队的衷心支持,企业走不远;人才才是行业一直最大的竞争,没有优秀的精英团队,没有团队凝聚力,企业做不大做不强。


四、发展模式独特(差异化)


好的管理模式可以让客户更有体验感,可以让企业流程、服务、成本控制得到最大的改善;一套优质的业务模式可以让企业处于不败之地;专业专注于一个细分领域做到行业前3名,那就是优秀的企业。


五、企业家长远的发展眼光


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不可盲目多元化,不断地学习与调研,参与企业业务的开拓,抓不住业务的企业家,往往缺少了解市场,只有走在最前端,可以让企业走得更长远。


六、受资本的青睐


资本始终都是一个杠杆,拥有资本的力量就可以帮助你弯道超车;没有实力上市的时候,要先成为资本青睐的对象,只有资本青睐,才更容易成为一家值钱的公司。


七、营收与利润可量化


在企业快速扩张的时候,营收规模比净利润更重要,只有营收规模扩大了,后面的净利润也容易跟上来;在达到一定规模的时侯,净利润更重要,企业没有利润,就没有价值,因此,在不同阶段,注重营收规模和净利润的策略有所不同。


八、保持较好的现金流


对任何企业来说,现金流的维持和控制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公司亏损未必会成为公司倒闭的原因,但是现金流的短缺则可能非常致命,很多企业就是因为对现金流的管理不善而导致公司倒闭的。


九、可持续发展


深耕并坚守主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有机关联可持续发展目标,创造行业与企业的价值。








赚钱与值钱企业的区别


一、从投资风险来讲,赚钱的公司比值钱的公司风险更高
早期企业存在很多未知性,早期股权投资的风险极高、极考验专业性。既然风险那么高,相应的回报也要高才是,支撑这个高回报的一定不是创始人的情怀,而是大体量下的新商业。
(一)早期琢磨赚钱的检验检测机构很容易错失先机
但很多早期检验检测机构因为惧怕失败而一开始就把重心放在了赚钱上,这种行为很容易把执行力和产品创新的优势消磨殆尽,也给了大企业调头的机会。一旦面临正规军,而对同行的创新优势也将不复存在,将会越来越难突围。
(二)赚钱的公司容易受客户的需求影响,无法制定准确的战略
赚钱的检验检测机构很容易把一开始获得的少量客户数据进行商业变现的尝试,这本身是科学的商业探索;比如一家检验检测机构,一直是以政府业务为主的,对于企业委托业务,总觉得做得太累,且订单较小,不愿意开拓企业客户,导致最终应收账款太大,公司也逐渐出现现金流问题,那将无法制定下一步的发展战略,这是风险非常高的发展思维方式。
(三)业务主导型的检验检测机构容易走入困境
一家检验检测机构只注重业务,而不重视质量、管理、流程,那终将企业推向困境;比如为了将业务做大,采用超高的提成比例、销售成本刺激销售拓展业务,这种情况基本是销售每年赚的钱比老板赚的还要多,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同时也引致其他部门的同事纷纷由于得不到回报而纷纷离开。
二、从投资周期来看,赚钱的企业回报周期远比值钱的企业长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并非仅仅从回报结果来计算一个项目,投资风险、投资周期、回报率都是很重要的考察维度,一个项目投资了10年才赚了1倍,对于投资人来讲,其实是赔本买卖。
(一)检验检测机构因为着急赚钱,而降低了客户新增,变相加长企业发展周期
很多早期检验检测机构为了赚钱,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在客户谈判和客服服务上,从而降低了最佳获客时间。这种检测机构虽然短时间内获得了部分收益,但也变相拉长了企业的发展时间。从投资者角度来讲,这种策略的公司,容易让回报遥遥无期。
(二)赚钱的检验检测机构,在某个时间周期内,很难拿出令下一轮投资者信服的数据,造成退出周期加长
很多赚钱的检验检测机构在早期就开始各种“不真实与不规范”,比如收入“不真实”,以“不规范”盈利为荣,但这种方式很难提高估值,数据肯定不稳定,容易造成企业下一轮融资周期拉长,同时也拉长了投资人的退出周期。
三、从回报率来讲,赚钱的企业普遍没有值钱的公司回报率高
(一)股权投资回报都是靠股份的增值来进行退出
在早期投资人投资项目是为了帮助检验检测机构快速奔跑,增建检测能力、培育和引进精英团队、快速占领市场等,当检验检测机构在规模和利润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这时侯真正体现了企业价值,投资人才考虑慢慢退出。
(二)早期投资按估值远比按营收计算更划算
按照股权投资的算法,赚钱的公司融资只能按照PE的算法来计算,基本可以达到5倍以上,股权投资是高速公路,也是优质的独角兽,能受到资本的追捧,早期投资人的回报自然也越高。


价值的判断


经营五年以上的企业没有利润,价低就一定低!

风险点过多如实际收入疑点多、负债率高、不良资产、业务模式不健康、行为不规范等,企业价值不会高!

企业家私心较重者,难以合作!(无论是收购或投资)。

如企业要求估值高,那么高业绩对赌是必然的!压力山大。

现阶段的传统领域,不是企业说可以做到多好就一定可以做好,相反,没有对宏观环境或市场竞争情况有认知会导致企业走向衰退。

只着重眼前利益者,企业无法做得更远!

企业文化、制度、管理模式、技术实力、销售能力缺一不可。

对于综合型的检测机构,如没有一块业务是较强的,且一味追求盲目多元化,那么企业现金流就极差,估值一定不高!

特色的业务、独特的团队、独特的管理风格、突出的专业技术是更受投资人的关注!



有明星业务;单一实验室的业绩规模不低于3000万


超码要有8%以上的净利润


对于成长型的核心业务,要有战略有策略


有理想有目标有思想的企业家及核心管理团队


行业口碑好!客户认可度高!要有大客户的合作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