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7%以上。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下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发挥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是2006年制定的,2018年国家又对个别条款进行了修正。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法律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主任岳仲明表示,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回应社会关切,实现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管,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治保障。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态势总体向好,但是,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农药残留问题仍然突出
8月29日,在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上,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与上年同期相比,蔬菜制品、酒类等27大类食品不合格率有所降低,但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等6大类食品不合格率有所上升。其中,农产品的主要问题有:蔬菜和水果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仍较突出;水产品的兽药残留超标问题较为集中。
今年6月,陕西省榆林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关于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通告》显示,榆林市榆阳区好太太调味品销售部销售的芹菜,毒死蜱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所抽批次芹菜的毒死蜱(属于有机磷类杀虫剂)实测值为0.11mg/kg(限量值为≤0.05mg/kg),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毒死蜱是一种乳油制剂杀虫剂,属胆碱酯酶抑制剂,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晕、无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瞳孔缩小、肌肉震颤,重者出现肺水肿、昏迷,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有致敏性。2013年12月9日农业部发布第2032号公告明确规定:“自2016年12月31日起,全面禁止毒死蜱和三唑磷在蔬菜上使用。”
当事人经营农药残留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其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中“禁止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规定。而从榆林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信息,今年该地又有3家商户芹菜不合格,且都是“毒死蜱”残留超标。
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再次对类似问题进行强调,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合物及残留的农产品不得销售。若出现问题,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置。
掺杂掺假农产品混迹市场
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执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保证其销售的农产品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并根据质量安全控制、检测结果等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
去年11月中旬,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市场监管局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称在该县旅游摊位购买的牦牛肉干吃起来没有牛肉味,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迅即深入市场摸排,初步掌握了曾某等人制假售假线索。11月18日,该局与公安机关联合行动,查获该起涉嫌无证生产以假充真肉制品案。
经查,2017年以来,被告人曾某亮招募被告人张某华、郭某秀等人在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也未经备案的情况下,在松潘县外城一出租房内从事食品制作生产、加工及销售工作,为谋取利益,他们在销售过程中使用猪肉干、猪肉大片、鸭肉干、鸭肉手撕等肉制品冒充牛肉制品,在其生产的风干猪肉中违规添加山梨酸钾。之后通过切条、切段、称重后按每包250克和500克的规格装入印有“阿坝特产”“牛肉干”等字样的包装袋中。生产销售金额达72万余元;查封尚未销售的肉制品8000千克,货值金额90万余元。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松潘县市场监管局对其作出了处以货值金额16倍的罚款,即1802.4万元的行政处罚,并将该案触犯刑法的部分移交检察机关。
阿坝州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案被告人生产、销售伪劣牛肉食品的行为,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该案的精准、严厉打击,最大力度地起到了震慑作用,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农产品带货直播乱象丛生
2020年后,农产品直播带货开始成为主流。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9759.3亿元,同比增长2.5%。在激烈的竞争下,农村电商也不得不研究生存规则,千方百计吸引用户,获得最大的收益。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618”消费维权分析报告》,6月1日至6月20日期间,收集有关“直播带货”类负面信息237115条。其中,有关违反常识的农产品带货直播考验消费者忍受限度的讨论引发关注。央视新闻整理的农产品带货视频显示,山竹是长在藤蔓上的,菠萝是长在树上的,草莓不仅长在树上还是四季结果的,最离谱的莫过于“鸡蛋树”,有关视频甚至“带藤敲鸡蛋”,以“证明”鸡蛋树的存在……
虽然视频的评论区能看到许多网友质疑卖家违反常识,但此类视频仍大量充斥在日活量几亿的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平台上。
一位有12年电商经验的农户表示,几年前刚开始做农产品直播时,由于直播的人少,很容易就受到关注。2020年后,农产品直播带货开始成为主流。农村电商也不得不研究生存规则,千方百计吸引用户,获得最大的收益。
另一位做农村电商的小李表示,刚开始带货直播的时候,不用投钱就会有流量,毕竟直播的人很少,消费者在农户直播间买的概率也会变大,但是现在打开手机随处都是直播间,就需要花更多的钱去买跟直播间对标的,购买力很强的那种消费群体的流量。
这也就导致了许多农产品主播为了追求流量,违反常识,导致农产品带货直播乱象丛生。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四十条规定,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的,应当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保证其销售的农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网络平台经营者应当依法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管理。
农产品的挑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是事关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的大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关系到每一个消费者。作为生活必需品,挑选质量过关的农产品要做好五点,第一看地点,尽量在农贸市场的固定档、超级市场、无公害农产品专卖店、放心肉定点销售档等购买;第二看标识,优质的农产品都是有标识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识的农产品和经检疫部门盖印的肉类是安全的,有包装的农产品应有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产品有效期等;第三看外观,正常的农产品其外观的形态端正、均匀、自然、色泽鲜艳;第四看产地,电镀厂附近种植的蔬菜会有重金属超标,医院外围排污沟出水口种植的蔬菜养殖的水产品会带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这些农产品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第五闻气味,不宜购买和食用有农药气味、酸败味、霉味、臭味等异常气味的农产品。
压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和标准制定;完善农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管控措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这是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五个重要抓手,希望能够压实各方责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